electric car on road
圖片來源:Pixabay/CC0 公共領域

運輸部門生產約佔澳洲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 19%。關於85% 的交通排放來自燃燒化石燃料的道路車輛。

澳洲 2023 年排放預測,在基準情境下,交通排放預計將從 2023 年開始上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隨著 2030 年至 2035 年電動車的預計使用量增加,運輸排放雖然這些預測很有希望,但現實更為複雜。

我們的新研究探索了經常被忽視的因素,例如反彈效應在這種現像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例如電動車的能源效率提高)可以導致整體使用量的增加。

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效應在發揮作用其他 國家這引領了電動車的採用。幸運的是,我們還有證據如何管理反彈效應以實現電動車的預期綠色收益。

反彈效應廣泛

當某些東西變得更有效率、更便宜或更容易使用時,人們往往會更多地使用它。這可以部分地(有時顯著地)抵銷預期收益更高的效率。

許多大型綠色舉措的反彈效應已得到充分證明,特別是家庭能源效率改進當房子經過更好的隔熱改造或加熱和冷卻系統。由於暖氣和冷氣成本較低,一些家庭可以更長時間地保持家中更高的舒適度。這抵消了一些預期的節能效果。

如果是汽車電氣化隨著汽車的擁有和運行成本變得越來越便宜,人們最終可能會更頻繁地開車或行駛更遠的距離。我們已經在一些國家看到了這種情況。

一個從斯德哥爾摩學習瑞典在電動車普及的早期階段發現,與非電動車使用者相比,駕駛者的出行次數更多,對汽車的依賴程度也更高。研究參與者普遍認為電動車比傳統汽車更環保

駕駛員也可能會提高車速和加速度,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車輛更加省油並且駕駛變得更加便宜。一項研究發現旅途速度回彈效果20.5%用於電動車。這降低了預期的節能效果。

這個效果有多大影響呢?

研究發現,如果對環境效益的評估忽略反彈效應,這些效益可能被誇大了經過減少車輛使用約 20%約 7% 的用電量減少。其他研究有預測較溫和的影響

您可能會問,如果旅行者走更遠的距離怎麼辦?電動車不還是零排放嗎?雖然它們不產生廢氣排放,但較長的距離會增加其排放量以其他方式。

更多的駕駛消耗更多的電力。如果它來自,它會產生碳排放。

電動車電池的製造和處置也會產生大量排放。

更多的駕駛導致更多的道路擁堵輪胎和煞車的非廢氣排放

換句話說,零排放駕駛並不是全部。

儘管出現反彈效應,電動車仍將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但這些好處到底有多大取決於車輛的使用方式。

這種效應背後的心理是什麼?

了解反彈行為是縮小預期環境效益與實際環境效益之間差距的關鍵。

研究表明,雖然人們可能會採取有利於環境的行為,例如駕駛電動車,但他們並不總是做出理性的、純粹由成本驅動的決策。有人提出了諸如道德許可「人們在做出綠色選擇後覺得自己有權做出不那麼可持續的行為」這一理念推動了這一現象。

更多的最近的研究所提供的證據表明,道德許可並不是全部。相反,環境態度和人口因素(例如年齡和性別)在決定隨後的氣候友善行為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年輕男性最不可能以氣候友善的方式行事。老年人和女性更有可能以可持續的方式行事。

個人和在人們如何應對節能技術方面發揮作用,但並不總是以預期的方式。環保價值觀「當個人真正關心自己的影響」是防止反彈效應最有效的方法。具有這些價值觀的人更有可能謹慎地調整他們的消費。

然而,社會規範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可能會採用電動車等節能產品來滿足社會期望,但這可能會導致所謂的補償行為。感覺自己已經“盡了自己的一份力”,他們可能會認為更頻繁地使用車輛是合理的。或者他們可能會從公共交通轉向駕駛。

解決方法是什麼?

推廣電動車的誘因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但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意想不到的後果

這些車輛的低運行成本,加上通行費或免稅等激勵措施,可能會鼓勵更多的駕駛。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以大眾運輸、騎自行車和步行為代價。此類激勵措施也可能有助於增加車輛擁有量或城市交通

由於缺乏對自己所做選擇對環境的全面影響的了解,人們更容易受到此類意外影響。當消費者獲得更多資訊時,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例如 趨於減少

提高認識並提供有針對性的資訊可以幫助抵制破壞其好處的行為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中,簡單來說減少汽車廢氣排放還不夠。為了真正最大限度地減少交通運輸的影響,我們必須採取整體方法來解決車輛的整個生命週期— 從生產、使用到處置。

本文轉載自對話根據知識共享許可。閱讀原創文章The Conversation

引文:「反彈效應」如何侵蝕電動車帶來的綠色效益(2024 年,9 月 12 日)檢索日期:2024 年 9 月 12 日取自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4-09-rebound-effect-green-gains-electric.html

本文檔受版權保護。除了出於私人學習或研究目的的任何公平交易外,不得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複製部分內容。所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