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近年來中國公民竊取商業秘密的行為是否實際有所增加,[…]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爭端無疑導致了更多的調查和起訴此類案例。

https://depositphotos.com/192604716/stock-photo-usa-and-china-fight-china.html5月下旬,有新聞報導中國電信巨擘華為科技有限公司被控竊盜商業機密這是在德克薩斯州東區的一個案件中提出的。這些指控針對的是華為的一名高階主管,他被指控參與盜用加州半導體新創公司 CNEX Labs 商業機密的計畫。最近的文件標誌著該案的新轉折,該案最初由華為於 2017 年提起,當時華為指控 CNEX 在一名前華為員工和 CNEX 聯合創始人的領導下盜竊商業機密和挖角員工。

CNEX Labs 可能是一家新創公司,但它一直在為其雲端軟體和固態硬碟控制器產品吸引來自科技業知名企業的創投資金,包括戴爾和微軟。雖然華為自己對 CNEX 提出了指控,但新聞報道表明,華為試圖透過中國大學教授參與一個受到嚴密保護的研究項目,這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事實上,這樣的活動或許是公司快速崛起的一大因素最近幾年。

商業秘密盜竊可能支持中國的技術主導目標

儘管華為的指控可能吸引了大部分媒體對中國智慧財產權盜竊的關注,但這家電信公司並不是唯一成為此類指控中心的中國實體。阿里巴巴、華銳風電集團和福建君華是只有少數其他公司受到牽連近年來美國公司提出的商業機密指控。CNBC 今年 3 月發布的一項針對企業財務長的調查報告稱受訪的北美公司中有五分之一曾通報中國實體盜竊智慧財產權。

據司法部稱,涉及商業秘密盜竊和經濟間諜活動的智慧財產權調查仍然是司法部的首要任務向國會提交的年度智慧財產權報告美國智慧財產權執法協調員 (IPEC) 辦公室今年 2 月發布。IPEC 報告稱,在聯邦調查局(FBI) 正在進行且截至2018 年底待決的195 項知識產權調查中,其中67 項調查涉及商業秘密盜竊,這使得商業秘密成為數量最多的待決知識產權調查的焦點。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商業機密的焦點,這個共產主義國家被認為是外國行為者盜版美國智慧財產權的罪魁禍首,據估計美國每年損失 2,250 億美元至 6,000 億美元。商業機密竊盜和盜用問題引發了對中國「中國製造2025」計畫背後動機的質疑,該計畫於2015年推出,旨在讓中國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取得國際主導地位。

然而,由於川普政府加強了針對中國竊盜美國智慧財產權的執法力度,中國已不再正式提及該計劃或其進展

經濟間諜指控:威懾力好,執行機制差

儘管來自中國實體的網路攻擊可能會成為媒體的頭條新聞,但大多數涉及中國公民的商業機密案件仍然發生在傳統商業環境中陳保羅,Bird Marella 的執行董事。在擔任出庭律師 25 年來,陳的大部分業務涉及商業機密和經濟間諜案件。陳說,在過去的六到八年裡,越來越多的案件涉及中國公民。雖然其中許多案件與政府有關潛在違反行為的調查重疊經濟間諜法,他所處理的大多數涉及中國公民的商業秘密案件都涉及華為和 CNEX 之間的案件,其中員工在公司之間流動,而一家公司最終認為其商業秘密已被洩露。「它們可能並不總是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但它們仍然是大多數,」陳說。

儘管有更多案件根據《經濟間諜法》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但陳表示,該法通常主要用作勸阻潛在不良行為者的機制,而不是作為針對商業秘密盜用獲得實際金錢賠償的方式。「很多時候,提起《經濟間諜法》案件是為了對可能不在法院管轄範圍內的中國公民產生威懾價值,」陳說。– 如果目標是普遍阻止這種行為,並試圖讓公司明白參與此類不當行為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後果,那麼它就是有效的。但尚不清楚該法案是否一定是比其他商業機密法(無論是州法規還是《保護商業機密法》)更好的日常執行商業機密或獲得金錢賠償的工具。

即使判決是針對中國公民的,在中國執行該判決也是極為困難的。首先,向中國居民提供送達服務的程序是不可靠的,因為它通常涉及中國中央機關的高度政治化程序,中國境外的實體必須向該政府機構提出申請才能獲得送達程序傳喚一名中國公民。與簽署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國際條約的國家不同,中國沒有與美國簽署任何此類條約。因此,美國判決在中國得到執行的例子屈指可數,因為中國法院通常不認為美國與中國建立了互惠關係。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近年來中國公民竊取商業機密的行為是否實際增加,但陳表示,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爭端肯定會導致對此類案件的更多調查和起訴。去年 11 月,美國司法部宣布中國倡議,這導致加強應對來自中國的國家安全威脅,特別是竊取商業機密。美國司法部正在進行的一項此類調查涉及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他去年 12 月在加拿大被捕,一直在接受引渡,以便在美國接受指控關於違反對伊朗制裁的銀行和電匯詐欺。– 媒體報導此案的方式清楚地表明,美國在政治上利用引渡作為施壓點,以阻止華為提高其相對於美國的貿易地位。華為一直是川普政府最喜歡的目標,最近被禁止與美國零件供應商開展業務,儘管這家中國電信巨頭最近提出簽訂“無間諜協議”解決國家安全問題,希望取消禁令。

陳表示,現在判斷被指控竊取商業機密的中國公民的起訴增多是否是長期現象還是只是當前貿易戰的暫時後果還為時過早。「儘管現任政府對中國充滿敵意,但兩國之間的聯繫卻如此緊密,」陳說,他指出,大量美國公司在中國設有製造工廠,而且有許多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就讀。陳表示,根據他的觀察,圍繞商業機密和移民法的監管制度的加強似乎導致了中國實體對美國投資的減少。尋求 EB-5 簽證的中國投資者透過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也有助於減少財富從中國流向美國。

中國仍在發展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制度,很可能至少有一些商業機密竊盜案件是由於中國公民不熟悉作為智慧財產權形式的商業機密而產生的。「在我們處理過的許多案例中,中國公司或個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受保護的商業機密,」陳說。這並不是說中國不存在商業機密,但在許多方面,商業機密比專利、商標或版權更無定形。具有經濟價值的商業機密這一概念在中國的普及進展緩慢。

圖片來源:存款照片
攝影:gioiak2
身分證字號:192604716

作者

Steve Brachmann

史蒂夫·布拉赫曼是一位住在紐約州水牛城的自由記者。他作為自由工作者從事專業工作已有十多年了。他撰寫有關技術和創新的文章。他的作品已出版於布法羅新聞,漢堡太陽報、USAToday.com、Chron.com、Motley Fool 和 OpenLettersMonthly.com。史蒂夫也為各種商業客戶提供網站副本和文件,並可用於研究專案和自由職業。

警告及免責聲明: IPWatchdog.com 上的頁面、文章和評論不構成法律建議,也不建立任何律師-客戶關係。發表的文章僅表達作者的個人意見和觀點,不應歸因於作者的雇主、客戶或 IPWatchdog.com 的贊助商。閱讀更多

討論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