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mornings

經過,香農·路易布蘭德

/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

探索美國的靈性

探索美國的靈性狀況 07:19

認為自己有精神信仰的美國人數量正在增加,但許多人卻與精神保持距離有組織的宗教。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3 年的一項研究,十分之七的美國人將自己描述為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精神信仰,這一概念可能與有組織的宗教聯繫在一起,也可能存在於宗教之外。

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臨床心理學家、《覺醒的大腦》和《靈性的孩子》一書的作者麗莎·米勒表示,人類正處於沒有靈性的危機時刻。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接受採訪時,她帶領麗莎·林進行了冥想,喚起了精神體驗。 

「宗教,我們美麗的世界信仰傳統,它是我們父母和祖父母的禮物,」米勒在冥想後解釋道。“靈性是與生俱來的。靈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

米勒指出,包括核磁共振研究在內的科學研究表明,靈性根植於人類大腦。 

米勒說:“我們現在擁有 20 年來優秀的同行評審科學,它表明我們天生就是精神生物。”“當我們加強精神核心時,我們就會更健康。我們更有彈性。”

2023 年蓋洛普民調發現,82% 的美國人擁有某種類型的精神信仰體系。同時,認同有組織宗教的人越來越少。南加州大學跨宗教牧師瓦倫·索尼 (Varun Soni) 見證了這一轉變。他說,人們經常將宗教與暴力、厭女症和反社會聯繫起來。LGBTQ+修辭。但他認為他們遺漏了部分內容。

「宗教也是社會服務、解放神學、醫院和學校的場所,」索尼說。

儘管討論了信仰和靈性,索尼說他在與學生的談話中很少提到上帝。 

「你不需要宗教,也不需要上帝,但你需要一些神聖的東西。你需要一些能讓你早上起床的東西,」他說。

索尼監管的學生宗教團體比該國任何其他牧師都多,並觀察到一個趨勢:大約 50% 進入大學的學生沒有宗教背景。同時,憂鬱症呈上升趨勢。他認為缺乏信仰與憂鬱症增加之間有直接聯繫,許多年輕人轉向社群媒體來取代他們的精神認同。

米勒同意培養靈性對於青少年和年輕人至關重要。她警告說,如果沒有它,“精神覺醒可能會演變成空虛……絕望和抑鬱。”

對於那些尋求喚醒精神核心的人,米勒鼓勵人們專注於同步性時刻——看似巧合的事件,但她認為具有更深層的意義。

在與凌一起冥想的過程中,一隻白色的鳥從窗戶飛過。Ling 認為這是一個徵兆,因為在這件事發生時,她正在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同步性。米勒稱之為「神聖的同步性」。

麗莎·林

headshot-600-lisa-ling.jpg

麗莎·林(Lisa Ling)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記者和製片人,也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CBS News) 的撰稿人,她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CBS News) 廣播和平台上帶來獨特的報道和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