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肯塔基州共和黨)和參議員喬尼·恩斯特(愛荷華州共和黨)在新聞發布會上。(梅琳娜·瑪拉/華盛頓郵報)

羅伯特·科斯塔

報導白宮、國會和競選活動的國家政治記者

一連串的彈劾事態發展引發了共和黨的清算,許多共和黨官員在權衡自己的政治前途、遺產以及最終對囚禁他們的總統的效忠時陷入癱瘓。

川普總統向外國勢力施壓,以打擊國內政治對手的舉措已將他的政黨逼入了困境,立法者們正準備迎接由一位將軍領導的長期戰鬥,而他的命令往往令人困惑和矛盾。

如果眾議院彈劾川普,他的審判將在參議院進行,共和黨多數派將決定他的命運。儘管共和黨參議員一直在進行有關憲法和道德考慮的秘密對話,但他們此時的考慮幾乎完全是政治性的。

儘管民調顯示全國範圍內對彈劾川普的支持率有所上升,但他對共和黨基礎的控制力是無可爭議的,這對任何膽敢與他作對的官員都是一個嚴厲的警告。

[將烏克蘭扣為人質:總統及其盟友如何追逐2020年彈藥,煽動政治風暴]

在全國範圍內,大多數共和黨議員都以不同程度的沉默、聳肩或痛苦的辯護來回應有關川普行為的問題。目前,他們的集體策略只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突然採取行動。

這份對共和黨焦慮情緒的描述是基於對 21 名議員、助手和顧問的採訪,其中許多人因坦誠發言而要求匿名。

川普一直在為自己辯護,堅稱他與外國領導人的行為是“完美的”,並聲稱民主黨、情報界和國家媒體密謀將他趕下台。然而,很少共和黨議員願意完全重複白宮的談話要點,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談話要點缺乏可信度,或者擔心新發現可能會反駁他們的觀點。

「此時此刻,每個人都有點搖搖欲墜,」前眾議院議長保羅·D·瑞安(威斯康辛州共和黨人)的顧問布倫丹·巴克說。– 成員們曾多次與這位總統發生衝突,但都被總統斬斷。他們知道他不穩定,這是一個完全不穩定且不斷發展的情況。

共和黨官員感受到了川普以外的巨大壓力。總統的盟友在談話電台、福克斯新聞頻道和其他保守派媒體上一直在熱議「深層政府」政變企圖的陰謀論,以及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亞當·B·希夫(加州民主黨人)的指控。 .)而眾議院民主黨人正在破壞彈劾程序。

上週,在愛荷華州坦普爾頓,共和黨的癱瘓表現得淋漓盡致。選民面對週四,參議員喬尼恩斯特(右)在一次市政廳會議上,對川普的行為保持沉默。

「這條線在哪裡?」愛荷華州居民艾米‧哈斯金斯沮喪地問道。“你們什麼時候會說:“夠了”,然後站起來說:“你知道嗎?我不支持任何這些。

「我可以說,是的,不,無論如何,」恩斯特回答。“總統將說出總統將要做什麼。”

[「界線在哪裡?」:喬尼恩斯特市政廳提問者總結了共和黨的川普困境]

川普非同尋常地公開要求中國調查2020 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這也是他之前對烏克蘭的施壓行動的一部分,這引發了其他共和黨參議員的不同反應,包括總統發表講話時是否認真的反應他的請求。

同事中最直言不諱的參議員米特·羅姆尼(猶他州共和黨人)週五在推特上表示:「從所有跡象來看,總統對中國和烏克蘭調查喬·拜登的厚顏無恥、前所未有的呼籲是錯誤的,也是令人震驚的。

相比之下,佛羅裡達州共和黨參議員馬可·盧比奧 (Marco Rubio) 將其視為一個笑話。「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一個真正的要求,或者他只是在刺激媒體,因為他知道你們會對此感到憤怒,」盧比歐告訴記者。

週六,川普在推特上回擊了羅姆尼打電話給他“一個自大的‘混蛋’,從一開始就一直在與我作對”——這是向其他共和黨人發出的一個閃爍的信號,表明公開反對總統將會產生後果。


參議員米特·羅姆尼(猶他州共和黨人)譴責了川普總統的行為,他在推特上寫道:「從所有跡象來看,總統對中國和烏克蘭調查喬·拜登的厚顏無恥、史無前例的呼籲是錯誤且令人震驚的。

一些眾議院共和黨人試圖提供比參議院同胞更有力的辯護。

但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上週末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60 分鐘”節目中表現不佳,受到了廣泛批評,甚至在共和黨高級助手中也是如此,並引發了人們對他是否能勝任保護川普的任務的質疑。這位加州共和黨人錯誤地指責他的採訪者斯科特·佩利歪曲了川普 7 月 25 日與烏克蘭總統通話記錄中的一個關鍵短語。

但據兩名與總統關係密切的共和黨人透露,一些川普助理私下表示,總統喜歡麥卡錫和白宮政策顧問史蒂芬·米勒等代理人發出的信息,他們願意接受質詢並貶低媒體。

[川普與外國領導人的通話長期以來一直讓助手們感到擔憂,讓一些人“真正感到震驚”]

川普的非正式顧問、眾議員馬克·梅多斯 (R-N.C.) 堅稱總統“沒有做錯任何事”,並譴責那些在被證明無罪之前表現得“好像他有罪”的人. –

梅多斯說,「共和黨人要變得軟弱,他們的記憶力很差。」他指出,面臨競爭激烈的初選的同事們需要川普的支持。

川普的對手、前共和黨參議員傑夫·弗雷克(Jeff Flake)表示,他的前同事認為,與包括俄羅斯調查在內的過去挑戰相比,眾議院正在調查的外國領導人互動代表著「新領域」。

「人們擔心他會度過難關,並對那些不與他站在一起的人進行報復,」弗萊克說。– 參議院共和黨人並不喜歡總統,他們渴望做的不僅僅是回答有關他的每條推文和問題的問題。但他們知道這是總統的政黨,協議已經達成。


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加州民主黨人)和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亞當·B·希夫。川普的盟友在談話電台、福克斯新聞頻道和其他保守派媒體上一直在熱議「深層政府」政變企圖和眾議院民主黨彈劾程序腐敗的陰謀論。(梅琳娜·瑪拉/華盛頓郵報)

大多數共和黨人的反應激怒了民主黨人,也讓他們感到苦惱,他們認為川普的行為是公然且違憲的濫權。

「鑑於我們的國家安全以及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受到威脅,我的共和黨同事們的沉默似乎是不可持續且不可原諒的,」參議員理查德·布盧門撒爾(康涅狄格州民主黨人)說。

這些瘋狂的反應凸顯了共和黨人在沒有白宮指示或國會領導層明確指導的情況下如何獨自度過這一時刻。

許多共和黨人在上週的採訪中還表示,川普有能力提名和確認數十名保守派聯邦司法候選人,並通過稅法改革,這使得他們更難向選民證明他現在是共和黨的負擔。的政策議程。

[「一個人的總統任期」:主要聯邦機構越來越被迫讓川普受益]

當然,這並不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十字路口。2016年,在川普吹噓性侵犯的「走進好萊塢」錄影帶發布後,以及在通俄調查最黑暗的日子里以及在種族主義言論之後,共和黨人基本上都支持川普。

「感覺就像我們一直在改變路線,」新罕布夏州的共和黨常客湯姆·拉斯 (Tom Rath) 說。– 我們說,「不要跨越這條線。」 好吧,你跨越了它。所以,不要跨越這線。一位與幾位參議員關係​​密切的共和黨策略家在不願透露姓名的情況下分享了一種坦率的評估,稱這種情況是「一場災難」。說」關於彈劾事態發展爭取時間。

國會大廈的倒影映在一輛救護車上。


(《華盛頓郵報》的莎拉‧西爾比格)

《華盛頓郵報》分析的民調平均顯示,自上個月舉報人投訴引發彈劾調查以來,48% 的美國人支持彈劾,46% 的人反對。然而,分析發現,在共和黨人中,11% 的人支持彈劾,86% 的人反對。

「只是沒有遭到抵制,部分原因是人們認為他就像拉斯普京一樣,擁有具有魔力的基礎,」川普批評者、共和黨顧問麥克墨菲說。

福克斯新聞人物塔克卡爾森 (Tucker Carlson) 深受川普欽佩,偶爾與他交談,他共同寫道《每日來電》上的一篇文章上週,為共和黨人提供了一份路線圖,其中寫道,「沒有辦法扭轉川普要求外國領導人調查他的一位國內對手的要求,這是正當的,但這並沒有引起美國政府的重視」。可彈劾罪行的程度。

[川普對彈劾案視而不見,認為自己是歷史性的受害者]

資深黨派人士表示,與川普真正決裂是可能的,但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參議院共和黨人正在從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肯塔基州共和黨人)那裡得到暗示,麥康奈爾是一位沉默寡言的經營者,一直努力與川普維持一種不穩定但交易性的關係。

儘管麥康奈爾是一名忠誠的共和黨人,但他一直向黨內陷入困境的總統表達公眾擔憂。1973 年,當時肯塔基州嶄露頭角的政治家麥康奈爾稱水門事件“完全令人反感”,並譴責理查德·尼克松總統及其政府中的一些人的行為,正如麥康奈爾傳記作家約翰·大衛·戴奇所記錄的那樣。

在周末發布的新競選廣告中,麥康奈爾堅定地站在川普一邊,他說:“阻止彈劾的方法是讓參議院獲得多數席位,而我是多數黨領袖。”


儘管參議院共和黨人感到焦慮,但川普在辯護中一直挑釁,堅稱他與外國領導人的行為是「完美的」。

除了羅姆尼和參議員本·薩斯(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人)也批評川普與烏克蘭和中國同行的行為之外,其他可能與總統決裂的人包括田納西州的拉馬爾·亞歷山大(Lamar Alexander),他將於明年退休,據兩位與參議員密切接觸的共和黨高層透露,北卡羅來納州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理查德·伯爾(Richard Burr)表示。

儘管如此,仍然需要更多的共和黨人加入他們的行列,才能在上議院獲得對總統定罪並將其免職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票。

「沒有人願意成為偏離群體並被獅子吞掉的斑馬,」一位前高級政府官員在評估參議院共和黨人目前的共識時表示。「他們必須手牽手,同時跳下去…然後川普立刻不再是總統,他對他們施加的權力和他可以施加的懲罰,在彈指間幾乎被完全抹去。」¤

然而,由於華盛頓像近代歷史上任何時候一樣兩極分化,政治風可能吹得不夠強勁。共和黨長期策略師亞歷克斯·卡斯特拉諾斯(Alex Castellanos)認為,只要彈劾是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加利福尼亞州)推動的民主黨優先事項,參議院共和黨人就很難——甚至不可能——參與其中。

「佩洛西世界中的激情越高漲,麥康奈爾就越會壓抑它們,」卡斯特拉諾斯說。他預測,彈劾程序將是“一部過度炒作的電影,但結局並不令人滿意。”

Rachael Bade 和 Emily Guskin 對本報告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