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是第一批推出 Qi2 充電器的公司之一,在 2023 年 8 月,同時每個人世界上似乎有發射它們現在,Anker 是我第一個拿到手的。

對於 iPhone 用戶來說,Qi2 已經很容易銷售:對於相容的 iPhone,它比經過認證的 MagSafe 充電器更便宜,而且速度同樣快。到目前為止,它對於 Android 用戶或混合平台家庭來說不太有吸引力,儘管它比非認證設備上的常規 Qi 充電慢。

我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使用三款Anker Qi2 設備,所有這些設備今天都有售:109.99 美元的MagGo 無線充電站(可折疊三合一)、69.99 美元的MagGo 行動電源(6,600mAh 容量)和99.99 美元的MagGo Magnetic充電站(8 合 1),俗稱 Orb。這三款產品都按照預期的速度充電,握持 iPhone 的力度至少與真正的 MagSafe 一樣牢固,看起來相當不錯。而且它們比 MagSafe 認證的充電器便宜;Orb 和行動電源沒有直接競爭,但三合一充電器的價格比 MagSafe 認證的三合一充電器的現行價格低約 40 美元。

什麼是Qi2?

Qi2(正確的 Qi v2.0 MPP,用於磁功率設定檔)是一個新的磁性無線充電標準可為相容設備提供高達 15W 的充電功率。與 Apple 的 MagSafe 一樣,它在設備和充電器中都使用磁環來確保充電線圈正確對齊,並且它基於 Qi 無線充電標準,幾乎所有提供無線功能的設備都使用該標準收費。實際上,蘋果貢獻了磁力剖面技術到新標準。

與 MagSafe 不同,Qi2 不是專有的。它由無線充電聯盟管理,儘管設備需要獲得 Qi2 認證,但它們不需要特殊的 Apple 硬體或 MFi 認證,這意味著它們的生產成本較低。自 iOS 17.2 起,iPhone 13、14 和 15 已通過 Qi2 認證,使用 Qi2 充電器充電的速度與使用 MagSafe 認證充電器的充電速度一樣快;在所有其他無線充電器上,iPhone 的最大功率限制為 7.5W。

由於 Qi2 是開放標準,因此可以整合到 Android 手機和其他裝置中。大多數 Android 手機使用標準 Qi 充電器時的最高功率約為 10W,但有些手機(如三星 Galaxy 手機和 Google Pixel)可以使用專有的無線充電座充電速度更快。在不久的將來,擁有 Android 和 iPhone 的家庭應該能夠共享相同的磁性充電器和配件,並獲得相同的充電費率。

MagGo行動電源

A white-and-grey folding slab charger holding an iPhone 14 Pro on its Qi2 magnetic charging surface. The iPhone is in StandBy mode and displaying a white-on-black analog clock

Anker MagGo 行動電源更像是內建電池的便攜式充電座。

The Anker folding power back, folded up, with an iPhone resting on top of it. The power bank is about twice as thick as the iPhone with a case on.

從大多數標準來看,這不是一款便攜式行動電源。

MagGo 行動電源比其 6,600mAh 容量所顯示的體積要大得多。它更像是一個便攜式充電座,而不是您在旅途中放在手機背面的那種東西。重量為 266 克,比我的 iPhone 14 Pro 重 55 克,比 5,000mAh 的 iPhone 重 100 克以上Anker 622磁性電池我擁有。但它的鉸鏈比 622 電池上的軟支架堅固得多,手機充電速度是原來的兩倍,並且支援直通充電。如果在電池充滿時將其插入牆上,它會全速為手機充電;如果電池電量耗盡,則兩者的充電速度大致相同。

MagGo 無線充電站(可折疊三合一)

An iPhone 14, Apple Watch, and AirPods Pro all charging on a white portable Qi2 charger. The Apple Watch puck flips up from underneath.

Anker 折疊式三合一充電器比行動電源更方便放入口袋,這一點並沒有說明太多。

我不知道為什麼Anker的Qi2折疊三合一充電站看起來像它的Qi2折疊行動電源。我一直把它們混在一起。無論如何,這件事很整潔。Apple Watch 圓盤可以從底座翻轉出來,因此,如果您沒有 Apple Watch,它並不總是懸在外面,而且 Qi2 支架角度可以保持其位置在 15 到 85 度之間的任何位置。打開支架即可看到裡面的 5W Qi 充電器,非常適合為 AirPods 或其他無線耳機充電。它很厚,就像行動電源一樣,但至少它的形狀使它比 MagSafe 認證的行動電源更容易攜帶三合一立方體

三合一配備 40W 交流電轉接器;根據規格,它可以透過 Qi2 輸出高達 15W 的功率,並且可以從 Apple Watch 和 Qi 充電器輸出高達 5W 的功率。

寶珠

Front view of the 8-in-1 Anker orb charger with an iPhone attached to the Qi2 puck.

Anker 的八合一充電器在背面沒有插入任何東西的情況下看起來看似平靜。

Rear view of the Anker 8-in-1 orb showing three AC outlets, two USB-A, and two USB-C ports.

Orb 支援透過 Qi2 (15W) 和四個 USB 連接埠進行高達 67W 的充電。它還具有三個交流電源插座。

Anker MagGo 8 合 1 磁力充電站(又稱 Orb)售價 99.99 美元,比之前的 8 合 1 磁力充電站貴了約 30 美元。常規磁力 Qi 版本。它具有兩個USB-A 端口和兩個USB-C 端口,可支援高達67W 的總功率輸出,其中包括來自Qi2 充電器的高達15W 的功率輸出(透過三個交流電源插座支援更多功率) 。您可以在這裡獲得真正的桌面章魚,或更換整個電源板的充電器。如果你願意的話,請考慮一下。

其餘陣容

Anker 也宣布:

  • 帶有 5 英尺電纜和交流電源適配器的無線充電板,售價 20.99 美元
  • 帶有支架和 LCD 顯示器的 10,000mAh 行動電源(89.99 美元,1 月 8 日上市)
  • 三合一充電座,看起來很像貝爾金的充電座(89.99 美元,二月上市)
  • 以及帶有彈出式 Qi2 和 Apple Watch 充電器的三合一充電板(99.99 美元,2024 年 4 月上市)

Qi2 充電速率已測試

經過 Qi2 認證的 iPhone 功率高達 15W:從我有限的測試來看,所有三個 Qi2 充電器似乎都能以高達 15W 的功率為我的 iPhone 14 Pro 充電,就像 Apple MagSafe 充電器一樣。蘋果和充電器製造商總是說“高達 15W”,因為 iPhone 不會總是使用所有功率。如果電池電量特別低,它會暫時達到 15W,然後在電池充滿或手機變得太熱時降低速率。根據我的經驗,這主要意味著充電率約為 12 或 13W。

未經認證的 iPhone 最高可達 7.5W:iPhone 13和14系列相容iOS 17.2 Qi2。我愛人的 iPhone 14 Pro 仍運行 iOS 17.1,最高功率為 7.5W,這是 Qi v1 無線充電、磁性充電或其他方式的最高速率,直到我更新了軟體。

Qi v1 設備的功率高達 5W:我還用三星Galaxy S22測試了折疊式三合一充電器。S22 可以使用標準 Qi 充電器或相容於 MagSafe 的充電器(例如Anker 313充電板– 但使用 Qi2 時最大功率為 5W。因此,如果您像我的編輯 Dan Seifert 一樣,在 Android 手機背面安裝磁環,以便可以使用磁性 Qi 配件,那麼您無需急於升級到 Qi2。

Qi v2.0 也包含– 對現有無線充電擴展功率設定檔 (EPP) 的增強,不包括磁鐵,但符合 Qi v 2.0 標準, – 和 Qi v2.0 設備都將具有互通性,因此這是可以想像的沒有磁鐵的舊設備可以透過軟體更新獲得Qi v2.0 相容性。邊緣已聯繫無線充電聯盟詢問這是否可能。

Qi2 與 MagSafe 與 MagSafe 相容

Qi2 對 iPhone 用戶的吸引力在於,它能夠以更少的錢為您提供真正的 MagSafe 充電費率,並且已經有還有更多Qi2 充電器的發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推出經過 MagSafe 官方認證的充電器。

經過 MagSafe 認證的三合一充電器的現行價格約為 150 美元(不含銷售額)。Anker 的 Qi2 三合一產品價格從 90 美元到 110 美元不等。基本的 Qi2 充電板帶交流電轉接器售價 21 美元;Apple 的 MagSafe 充電器(不含交流電轉接器)售價為 40 美元,貝爾金(Belkin)的 MagSafe 充電墊(不含交流電轉接器)售價為 30 美元,含交流電轉接器則為 40 美元。

我能想到的唯一一件事是,官方 MagSafe 能做到而 Qi2 不能做到的就是記住您想要在哪個充電器上使用哪個待機顯示器。但我們已經看到一些 MagSafe 認證充電器的銷售使價格接近 Qi2,所以也許這股潮流甚至會抬高那艘船。

攝影:Nathan Edwards / 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