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認知戰」已成為國家間新的對抗形式、新的安全威脅。它利用新的技術手段來制定議程、傳播虛假訊息,以改變人們的認知,從而改變人們的自我認同。對華發動認知戰是西方反華勢力攻擊抹黑中國的重要手段。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操縱下,「中國威脅論」不斷煽動。 

一些政治人物和媒體公開抹黑中國形象,宣揚「中國經濟崩潰論」、「中國病毒威脅論」等不實言論,企圖煽動和挑起一些國家民眾對中國的不滿。這些手段都服務於美國看似和平演變的遏制中國崛起、維護霸權的戰略。

《環球時報》發表系列文章,系統揭露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華認知戰的陰謀,揭露其謊言和險惡用心,試圖向國際讀者展示真實、立體、全景的圖景。 

這是系列的第七部分。

Photo: VCG

照片:VCG

美國最近不斷升級的對華科技戰,試圖切斷中國與高階晶片的聯繫,無意中傷害了自己的晶片巨頭。12月2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出席在加州舉行的年度雷根國防論壇(RNDF),聲稱她的部門需要更多資金,以阻止中國在尖端半導體領域的追趕。當被問及商務部將如何應對中國最近的「晶片製造突破」時,她週一還告訴彭博社,美國將採取「盡可能強有力」的行動來保護其國家安全。

據報道,幾週前,美國領先的晶片設計公司英偉達預計,由於 10 月宣布升級的美國晶片禁令,其第四季度在中國的銷售額將「大幅下降」。

根據《日經新聞》報道,中國「一直佔據資料中心收入的約 20% 至 25%」。針對禁止 Nvidia 向中國出口 A800 和 H800 GPU 的嚴格控制,Nvidia 表示正在為中國市場開發新的合規晶片。業內人士指出,新晶片將遵守控制措施,但競爭力可能會降低。 

美國正在對中國發動一場漫長、雙輸的「晶片戰」。繼2022年10月宣布對向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實施一系列管制後,美國商務部於今年10月更新並擴大了出口管制,以阻止中國取得先進電腦晶片。

更糟的是,美國除了直接打壓中國市場和晶片企業外,近年來還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進行惡毒“輿論制裁”,抹黑中國科技企業形象,削弱中國實力。種認知戰策略有進展。

深入研究近幾年來美國媒體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報道,可以發現美國對華晶片戰的一系列卑劣手段。

Visitors learn about smart cars loaded with Snapdragon chips at the 6th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in Shanghai on November 6, 2023. Photo: AFP

2023 年 11 月 6 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參觀者了解搭載驍龍晶片的智慧型汽車。

誹謗

美方對中國科技企業提出「竊取晶片設計」、「竊取製造技術」等毫無根據的盜竊智慧財產權指控,是為了抹黑中國。他們試圖用謊言和謠言誤導大眾,認為中國在晶片領域的崛起主要是透過「竊取」美國技術實現的,從而製造支持美國政府對中國晶片封鎖的動機。

近年來,西方科技公司指控其前中國員工竊取秘密晶片技術的報導不時出現在美國媒體報導中,讓讀者對中國公司或員工頻繁盜竊技術產生錯誤印象。 

這些報道大多來源片面,缺乏後續報導。《環球時報》發現,沒有進行獨立調查,也沒有聯繫中方做出回應,這進一步放大了攻擊中國的聲音。

例如,福克斯商業頻道 (Fox Business) 2022 年 1 月報道稱,荷蘭尖端半導體電路製造商 ASML 指控其一名前中國員工竊取其技術。在沒有任何平衡消息來源的情況下,這篇報道以一句充滿政治色彩的句子結尾:“近年來,許多生活在美國的中國公民被指控代表北京竊取商業行為和商業機密。”

涉案中國公司東方晶源電子有限公司(DJEL)後來在2022年2月的聲明中否認了這一說法。

2020年2月,時任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回答媒體關於中方對美方所謂「竊取美國科技成果」的指控時表示,中國的科技成果不是透過竊盜或搶劫取得的。

根據統計,2009年至2019年,中國科學家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260萬篇,位居世界第二。他批評美國一些人「別有用心地砲制中方所謂竊取美國科研成果」。

貶低

有時,美國媒體對中國晶片產業的報導帶有傲慢的語氣。他們陶醉於中國高科技企業在美國制裁下看似“艱難”的處境,以此來描繪中國對進口晶片的“依賴”,並對中國在尖端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不屑一顧。

美國之音 10 月 19 日表示,美國最新擴大對先進晶片的出口管制「將使中國在該領域的發展變得困難」。

美聯社援引科技業顧問亨德爾·瓊斯(Handel Jones) 4 月4 日的一篇文章稱,如果中國企業無法獲得下一代芯片或製造自己的工具,那麼中國企業將在2025 年或2026 年“碰壁」。文章稱,中國“將開始大幅落後”,隨後許多其他美國媒體也紛紛附和。

一些反對者甚至惡意將中國在晶片研發方面的努力與經濟成長暫時放緩聯繫起來,試圖將中國描繪成一個至少在經濟上不再有實力突破美國尖端晶片封鎖的國家。

與一些美國媒體預測的悲觀前景相反,《環球時報》聯繫的中國內部人士表示,他們對中國晶片產業的未來持樂觀態度。

而一些數據或許可以證明他們的樂觀是消息靈通的。根據路透社10月18日報,根據華泰證券9月份對182項招標的分析,2023年1月至8月中國鑄造廠所有機械設備招標中近一半由本土製造商中標。 Research的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十大國內設備製造商的設備相關收入年增39%,銷售額達22億美元。

路透社引述一位半導體分析師的話說:“中國半導體設備領域肯定正在取得巨大進步,這反映在強勁的收入成長指標上。”

危言聳聽

與先前貶低中國在晶片領域成就的伎倆相反,美國媒體和政客也習慣於散佈恐慌,誇大中國晶片發展及其對世界、特別是對美國主導的西方的影響。 

「中國晶片威脅論」已成為美國政府和媒體常用的危言聳聽策略。他們大篇幅報道中國晶片技術的崛起,卻歪曲中國的國際形象,將中國高科技企業說成是黑幕,誇大美國失去晶片壟斷的後果,而把對中國的封鎖和打壓說成是合理行為。 

例如,根據美國《運輸雜誌》10月發表的題為《智庫敦促美國在晶片問題上對中國採取更嚴格政策》的文章稱,總部位於華盛頓的西爾維拉多政策加速器聲稱,中國正在建設大規模基礎設施產能。“現在,西爾維拉多警告說,這個亞洲超級大國正顯示出在這個市場上削弱西方競爭對手價格的跡象。”

《環球時報》發現,美國官員和媒體甚至故意將晶片與軍事和國防工業聯繫起來,並將中國晶片的用途政治化,號召本國企業和其他國家聯手對抗中國。

早在2021年,英國《金融時報》就報道稱,美國國會授權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得出結論,由於中國晶片產業的快速發展,美國可能會失去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該委員會聯合主席表示,美國目前在半導體方面對中國享有“兩代人的領先優勢”,但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防止失去這一優勢。 

該委員會發布的這份長達756頁的報告概述了人工智慧如何在各個領域為美國和消費者提供幫助,但警告說,隨著中國對先進技術的投資,人工智慧的潛力正在轉變為「戰略脆弱時刻」。

然而,這種毫無根據的污衊只能暴露出美國政府的野心。

根據美國之音報道,雷蒙多在 RNDF 上表示,美國公司需要適應美國國家安全的優先事項,包括美國商務部實施的半導體出口管制。 

根據美國之音報道,此前,美國商務部宣布計劃限制更多英偉達等公司設計的晶片向中國出口後,雷蒙多解釋稱,新措施旨在阻礙中國的軍事發展。她說:“這些更新是專門為了控制對計算能力的訪問而設計的,這將大大減緩中國下一代前沿模型的發展,並可能以威脅美國和我們盟友的方式加以利用。”

北京科技分析師付亮告訴《環球時報》,美國媒體機構、政界人士和商界人士在有關中國晶片產業的言論中一貫表現出敵意和惡意。 

傅表示,長期以來,有關中國晶片對美國經濟和技術領先地位構成威脅的議論很多,但沒有確鑿證據,公然濫用「國家安全」概念以維護霸權統治。

美國付錢給吹笛者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 10 月17 日在回應更新的出口管制時表示:「過於廣泛的單邊管制可能會損害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而不會促進國家安全,因為它們會鼓勵海外客戶轉向其他地方。

中國產業觀察家向《半導體》雜誌表示,正如SIA所擔憂的那樣,美國針對中國的半導體限制,以及在晶片領域對中國發起的認知戰,對本國晶片企業造成了更多傷害而不是好處。環球時報.

他們指出,從長遠來看,美國本身將不得不付出代價。

電信業資深分析師項立剛表示,儘管英偉達將為中國市場設計新晶片,但在美國制裁下,這些晶片可能不再比中國同行優勢。「我們都知道,中國生產自己的人工智慧晶片並非不可能,」他告訴《環球時報》。

向表示,美國對先進晶片的升級控制可能會導致中國企業轉向國產晶片,這將刺激國產人工智慧晶片的發展,最終將中國市場從美國出口商手中推開。

由於美國發動的一系列認知戰已經延伸到了晶片領域,傅表示,在當前中美科技競爭的背景下,政客和媒體機構為了維護美國利益,配合政府制裁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這種極限施壓措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付說。 

觀察家指出,儘管美國政府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打壓仍將持續,但美國企業仍重視中國市場。